不必當怪獸虎媽,也能教養出優秀孩子

普天之下的父母,愛兒女的那份情,不論在哪洲哪國,本質都是差不了多少的,或許不同的只是因國情各異,生活方式不同,孩子的成長過程也各有千秋而已。譬如中國人千百年來就說「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」,在教育孩子時最怕他書讀不好,每天就逼着用功,補習,作習題,出人頭地和學有所成一直就是追求的目標。而像瑞士那樣太平的地方,「均富」做得相當好的國家,只要身懷一技,便能一世溫飽,過得平安快樂。做父母的根本沒有非叫兒女成龍成鳳的觀念,孩子們也不會因為沒有高學位而以為不如別人,都一樣活得健康快樂。

《虎媽戰歌》寫的就是這位美籍華裔母親的育兒回憶錄。這本書讓講究自由主義的美國人驚異的發現:給孩子每天的作息表安排得如軍事訓練般,嚴厲的中國的父母,果然可教育出在課堂上考滿分,又能在卡內基音樂廳表演鋼琴的,才十三歲的女兒。在同樣時段同樣環境下,美國的本土母親卻養出一群沒心沒肺,只會嘻嘻哈哈的小傻蛋。這到底是於何種原因?難道西方孩子生來就智商低嗎?當然不是。最後歸宗於文化,原因之一是出於傳統和文化。

華裔母親之所以嚴格是為了保證孩子進入好大學,免得孩子一輩子都要受苦受累。西方父母很少想得這麼遠。那麼,這表示華裔父母在教育孩子方式上優於西方嗎?還是點明了中西文化衝突之所在?總之,捲起千堆雪,成為轟動一時的話題。《華人虎媽》成了流行符號,彷彿在華人地區的媽媽都是老虎象徵。


我認為,中國的教育方向很著重的是「要用功念書」、「要爭氣」、「出人頭地」之類。而西方的孩子確實不負擔這麼多的責任或標籤。對西方的父母來說來說,每個孩子只是他們自己,一點也無需負責家族或父母的榮譽問題。甚至有這樣的理論:「孩子不是你的私產,他是因上帝太忙,照顧不過來那麼多人,才在人間製造了眾多父母,代他養育,他們一脫離母體就是獨立的人。」


遍觀天下的父母,特別是母親,基於天性,都在有形無形的為兒女默默付出,也可說是奉獻,犧牲。但做父母的並非世界先知,也都是血肉之軀的普通人,難免會有想不通看不明之處。在教育兒女的過程中,如果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,都是極為正常的事。怎樣做個更好的父母,讓兒女能更為身心健康,好學成材,有個幸福滿意的人生,是每一個父母的心願,也是做為父母們該有的方向。不過這裡所說的幸福滿意,不是父母所認知的,而是兒女們自己感覺到的。而這其間的差距可能還不小。


生兒容易育兒難,教育是一輩子的大書。不要以為只有孩子們需要學習,父母們也需要學習。一個把兒女當成物件來塑造的「虎媽」不值得鼓勵。社會上動輒選舉「模範母親」之類的活動更是惹人反感。情願交換想法而不交換蘋果的作風倒讓我感到明智,謙虛,務實,合乎需要。作為父母們的方向該是指引她孩子們去建立自己的想法。被動接收指令或看別人做,都是最差的學習方式。把自己變成「身旁的嚮導」,要讓孩子們感覺可以憑自己的能力去做每一件事。父母則會從旁協助,適時推他們一把,但不會主導場面,也不會拿走主控權。

重點是,與過去相比,現在更加需要創意、獨立思考者和改革者。我們的孩子未來會面臨無數挑戰,必須實驗、冒險、自主思考才能生存。父母如果總是極盡控制或過度保護孩子,他們就不會有這些能力。應該給予孩子自由,他們才能在人類有史以來最難以預測的時代成長茁壯。